三大運營商在“互聯網+”的時代采用哪種方式轉型?
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有提及到關于《網站的運營法則》,但是一些巨頭的運營商在與互聯網+碰撞中又會遇到哪些運營方式呢?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制定“互聯網+“行動計劃,互聯網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對于處在改革與發展關鍵期的運營商而言,研究如何在“互聯網+”時代進行創新與轉型自然而然也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。下面讓我們隨著天津網站建設-文率科技的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三大運營商在“互聯網+”的時代如何轉型?
一、中國電信
1、希望成為產業參與者和營造者,并會在四個層面布局
⑴,網絡數據中心和基礎網絡的持續發展;
第二,云計算、大數據新基礎設施保障;
第三,聚焦四大領域,希望能夠營造良好的生;
第四,建立安全體系保障,為互聯網+保駕護航。而在基礎網絡方面,中國電信已建立了高速互聯網絡,省級數據中心已實現了100G的互聯。為了全面承載“互聯網+”和“一帶一路”,中國電信還提出了“8+2+X”的戰略布局,形成了云數據中心群。
2、引入民資與“去電信化”
由于FDD牌照遲遲未發放,中國電信在三大運營商受到的影響最大,其手機新增用戶增長已大幅放緩,甚至今年7月出現了總用戶減少20萬的“負增長”局面。
重壓之下,中國電信掉頭的速度也最快。2014年5月,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公開宣稱,將進一步擴大對民企開放,互聯網企業可以通過控股形式與中國電信合作。隨后的6月,中國電信炫彩公司出讓34.426%股份;7月,天翼閱讀出讓20.7%,引入投資1.39億元;8月,與網易就易信業務成了新公司,在控股的情況下出讓業務和市場運營。市場傳聞,中國電信還將就天翼空間業務與阿里巴巴、UC達成合作,由后兩者負責天翼空間今后的業務運營。
二、中國移動
“語音和短信不行了”,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在GTI稱,OTT業務對中移動傳統通信業務沖擊之巨大。中移動順應產業變革方向和移動互聯網規律,加快推動戰略轉型,通過構建智能管道、搭建開放平臺、打造特色業務、展現友好等措施,積極實現運營商和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創新思路。中國移動曾是運營商面向互聯網業務轉型最早的倡導者,面對互聯網業務沖擊,中國移動陸續在全國部署了九大基地業務,但實踐證明,離開了運營商業務“輸血”,其基地業務大都難以形成獨立市場競爭能力。中國移動數據部副總經理劉昕表示:
1、在2G時代,中國移動將自己定位于話音業務的“移動通訊專家”,隨著3G和智能手機發展,中國移動將定位更改為“通訊信息專家”。
2、中國移動在這個新的時代里面,根據這種時代的客戶需求的變化,就是要把自己重新定位,重新調整,能夠運用我們的優勢,運用我們的能力,為我們的客戶創造一些更好的產品。3、從企業來講,是一個不斷的創新的過程,一個優勢的企業是能夠按照市場的需求不斷調整自己的戰略,這是我們對轉型的理解。
三、中國聯通
每個用戶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,有些單個業務的影響力小,但是一經組合之后,就可以滿足用戶一攬子的需求,聯通下一步應該考慮怎樣把現有業務進行很好地整合,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力。何華杰表示,中國聯通已成立寬帶公司,負責集團統一業務的運營。他坦言移動互聯網的盈利模式還需探索,中國聯通愿意與互聯網公司一起去探索新的盈利模式。“目前,中國聯通已經與新浪微博等公司有一些產品上的結合,推出了通過微博訂閱中國聯通的炫鈴。”何華杰表示,與互聯網公司合作能夠給中國聯通帶來流量,帶來用戶黏性,同時通過中國聯通的再孵化、推廣,能獲得較大的回報。
2014年6月,廣東聯通聯合百度推出理財產品的“沃百富”。另外,與百度知識體系達成戰略合作協議,借助百度貼吧、百度知道、百度百科、百度文庫、百度直達號產品,構建中國聯通知識分享型服務體系。除了與騰訊、百度的合作,中國聯通在今年2月出資2億元全資設立創投公司,定位于互聯網方向和電信增值業務方向,目前主要扶持中小互聯網企業。中國聯通針對基地業務也進行了整合。11月底,中國聯通將旗下沃商店剝離出來,成立小沃科技有限公司獨立運營。新公司定位為聯通最核心的應用分發平臺、唯一的手機游戲運營平臺和基于移動互聯網的能力開放平臺。
“互聯網+”的出現,對于運營商而言,不是形成新的概念的襲擾,而是應該更加堅定原有的戰略,并通過更加互聯網化的專注隊伍來落地。運營商應更加接地氣,在降低成本的同時,擁有較大的現金流,這才是變革時代生存的根本。也明確了互聯網+對于三大運營商是一個創新的導火線,運營商更加的通過與互聯網的結合。擁有更完整的運營體系和全新的用戶體驗。把互聯網的人才和運營上的額人才結合,實現與社會相一致的互贏的狀態。